企业邮箱
合作热线:13218878515(王工)
蒸发器材质选择
来源: | 作者:国必蓝信息中心 | 发布时间: 2021-12-16 | 136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蒸发器材质选择


   对于蒸发来说,材质的选择是个复杂问题,尤其是面对废水的情况下,废水成分复杂,硬度、氯离子、氟离子、硅离子、pH都要重点考虑。


硬度和碱度:

硬度主要指钙镁引起的结垢,碱度指水中碳酸根、碳酸氢根等消耗氢离子的物质的总量,水中的硬度和碱度乘积达到一定的阈值时才有结垢倾向。

对于蒸发器来说,一般要求进水硬度小于100ppm

除硬度方法:石灰软化、弱酸阳离子树脂吸附。可以考虑先用石灰软化,再用树脂吸附。


氯离子:

氯离子的腐蚀有温度和浓度两个变量,对同一种材质来说,温度较低的情况下,浓度可以适当升高,反正亦然。根据经验,在pH碱性条件下,70℃内可以考虑2205材质,这样风险可以降低很多(只发生亚稳态点腐蚀),当然最优选择是钛材,即便是钛材,蒸发温度仍然是控制在95℃内较好。


氟离子:

氟离子对钛材腐蚀较严重,含量控制要求严格,要求在20ppm以内。针对氟离子和氯离子的不建议选钛材,可以在70℃下使用2205双相钢。


硅离子:

硅离子会引起结垢,而且结垢速度很快,曾有个项目硅含量较高,开车不到一周管道内就有1mm的垢层。

避免缝隙腐蚀    钛的耐缝隙腐蚀性能很强,与温度,氯离子浓度,pH值和缝隙尺寸有密切关系,据资料介绍,湿氯气在85℃以上容易发生缝隙腐蚀,降低温度是防止缝隙腐蚀的有效办法,狭窄的间隙发生缝隙腐蚀可能性比宽间隙大得多,在某一缝隙尺寸时达到极值。温度超过100℃,pH小于8,使用纯钛有发生缝隙腐蚀的风险。

定期清洗缝隙处沉淀物能避免因结垢形成自然缝隙。设法避免缝隙的存在,焊接时把缝隙填平,或者采用耐腐蚀高温胶将缝隙填满。

水质要求:

1.钙镁小于100mg/l,硬度高时结垢迅速。

2.硅含量小于30mg/l,含量高时结垢严重。

3.氟离子小于20ppm

4.COD建议小于3000mg/Lcod太高出盐可能发黄发黑。

5.pH6-8,弱碱性,酸性下风险大

工业废水中COD过高在蒸发时,很难得到较好的盐。将COD降到2000-3000mg/L时才可能得到色泽较好的盐。

目前,在煤化工中,有两段是需要活性炭吸附再生,一是蒸发除盐的前段,需要通过某种方式降低COD,比如树脂吸附、高级氧化;二是最终水的零排放,将出水COD降到适宜范围。